城池簡介
歷史上是三國之一吳,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五代十國之一吳幾個朝代建立“都城”的地方,今指“南京”。即南京.漢末三國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即遷都于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詳情
- 城池等級:大城池
- 兵力:強盛
- 資源:豐富
- 福利:高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吳王】
城池簡介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顯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曾經五次出巡,其中有兩次路過今江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歸,至金陵時,幾個陪同的望氣術士見金陵四周山勢峻秀,地形險要,就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秦始皇一聽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泄散,并將金陵改為秣陵。>>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秣陵郡守】
城池簡介
上古名都,也是晉唐宋時期的大都會,今浙江紹興。會稽因紹興會稽山得名,會稽山是中華九大名山之首,具有非凡的歷史地位。公元前2198年,夏禹大會諸侯于此,成立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會稽從此名震華夏,成為中華文明象征。作為歷史上的華貴天城,元稹贊“莫嗟虛老海壖西,天下風光數會稽?!?,白居易贊“稽山鏡水歡游地,犀帶金章榮貴身”,晉書贊“先公惟寓稽山,朝會萬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會稽郡守】
城池簡介
豫章,古郡名,唐才子王勃在其《滕王閣序》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彼^豫章郡,即今江西省, 這也是廣義而言的豫章概念。狹義而言,豫章指今南昌地區一帶。>>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豫章郡守】
城池簡介
吳郡,郡名。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治所在原會稽郡的治所吳縣(今蘇州姑蘇區),而會稽郡僅保留浙江以東部分,徙治山陰(今紹興越城區)。>>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吳郡郡守】
城池簡介
廬江縣隸屬安徽省合肥市,是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北接省會合肥,東臨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南近“黃金水道”長江。境內有西河、兆河、白石天河等河流,屬長江水系。廬江縣是國家級首個產業轉移示范區━ 皖江城市帶的成員和合肥市南部副中心。>>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廬江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時期,市境及鳳臺縣均屬九江郡所轄,分屬壽春縣、下蔡縣。漢末,袁術據壽春改設淮南郡。入魏仍稱淮南郡,治壽春。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為淮南王,明帝青龍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間,市境及鳳臺縣均為淮南郡所轄。西晉初年,淮南郡遷治于壽春,市境為其所轄。永嘉亂起,淮河流域淪為戰亂區,江淮郡縣大批廢弛,北人南遷。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于丹陽郡于湖,市轄境則為僑置的南梁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淮南郡守】
城池簡介
秦設九江郡,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范圍包括了今天的九江市,不過并未置縣。這是九江之名第一次出現,但是很快九江郡范圍大大縮小,到三國時被改名為淮南郡,所以從西漢到明朝之間的一千五百多年間“九江”的地名一般與今天的九江市并無關系。>>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九江郡守】
城池簡介
丹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丹陽境內就有人類活動。丹陽建置始于戰國時期,初為云陽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改云陽邑置云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新莽始建國元年⑼改曲阿縣為鳳美縣。東漢初復名曲阿縣。吳嘉禾三年(234)改曲阿縣為云陽縣。晉太康二年(281)復名曲阿縣。唐天寶元年(742)改潤州為丹陽郡,曲阿縣為丹陽縣,丹陽縣屬丹陽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丹陽郡守】
城池簡介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公元196—220年。這時期的政治大權完全操縱在曹操手里。當時的文學領袖都是曹家人物,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三祖陳王: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陳思王曹植。>>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建安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孫策分豫章郡置廬陵郡,郡治在今泰和縣城西北15千米處,轄西昌、高昌、石陽、巴丘、南野、東昌、新興、吉陽、興平、舊城10縣。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郡治遷西昌縣治(今泰和縣城西1.5千米)。>>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廬陵郡守】
城池簡介
東隔淝水之戰古戰場與煤城淮南相鄰。S203線、S301線和合阜路三條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本鎮曾為楚國故都,歷史悠久,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墻,華東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佛教報恩寺,楚文化博物館,八公山帝母宮、黌學等,古建筑群19處,還有楚王、淮南王等古墓葬,壽春城等古城遺址。>>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壽春郡守】
城池簡介
下邳為商周時的都邑,春秋時宋襄公修造了城邑,秦時稱下邳縣,到了漢代,下邳曾為楚都,韓信為楚王時,就駐這里。東漢時置下邳國,管轄十七城,區域范圍相當大,北到山東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蘇銅山,東到漣水。從今天出土的漢代文物來看,下邳作為漢朝東部重鎮,其經濟和文化是相當發達的。>>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下邳郡守】
城池簡介
東海,中國三大邊緣海之一,是中國島嶼最多的海域。亦稱東中國海,是指中國東部長江的長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南接臺灣海峽,北臨黃海(以長江口北側與韓國濟州島的連線為界),東臨太平洋,以琉球群島為界。瀕臨中國的滬、浙、閩、臺4省市。東海的面積大約是 70余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在1000余米,多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東??な亍?/li>
城池簡介
淮安市,是位于中國江蘇省中部偏北的一個地級市,2001年由原淮陰市更名而來?;窗参挥诮雌皆瓥|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淮河與京杭運河交點,歷史上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窗彩侨珖鴼v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為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淮陰郡守】
城池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北岸重要都市和軍事重鎮。廣陵(今稱揚州)春秋末,吳于此鑿邗溝,以通江淮,爭霸中原。秦置縣,西漢設廣陵國,東漢改為廣陵郡,以廣陵縣為治所,故址在今淮安市。曹魏設郡,移治淮陰。吳置廣陵縣于今揚州。西晉沿魏設廣陵郡,隸徐州。初治淮陰,后移治射陽(今江蘇鹽城境內)。>>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廣陵郡守】
城池簡介
徐州歷史上曾為蚩尤本據,黃帝初都,彭國國都、徐國國都、宋國國都,楚國國都。徐州是漢高祖劉邦、南唐烈祖李昪、南朝宋武帝劉裕、后梁太祖朱溫的故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譽。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彭城郡守】
城池簡介
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山東膠南瑯琊臺。秦始皇統一全國后,于公元前219年年巡游東地,登瑯琊臺時所立.刻石內容是對統一事業的贊頌,傳為李斯所書。秦二世東行郡縣時又在石后增刻詔書。因歷年久遠現僅存13行,八十六字。>>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瑯琊郡守】
城池簡介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春秋戰國時,東莞屬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嶺南,東莞屬南??しh地。東漢順帝分番禺設立增城縣,東莞于當時增城治下。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東莞郡守】
城池簡介
襄陽曾名襄樊,位居中華腹地,扼守漢水中游,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十隨”城市群中心城市、鄂西北區域中心城市、漢江流域核心城市。>>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襄陽郡守】
城池簡介
江陵,又名荊州城。今為荊州市和荊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江陵郡守】
城池簡介
赤壁古戰場遺址位于金口街范湖社區赤磯山村赤磯山一帶,緊臨長江南岸。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500 米。1996年,江夏區文管所在此發掘出4座六朝古墓葬。另在距此不遠的金水閘洪家灣、火焰一帶發現一批三國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有青銅劍、鐵劍、銅鏡等。文獻《荊州記》、《水經注》均記載東漢赤壁涂口(金口)赤磯,表明三國時著名的赤壁之戰(公元208年)在此發生。>>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江夏郡守】
城池簡介
古城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位于白河(古稱淯水)北岸。至今 仍留有殘存的城門和護城河、城河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宛城郡守】
城池簡介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漢孝武帝分天下十三刺史部后隸屬荊州刺史部。>>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武陵郡守】
城池簡介
零陵縣,建國以前,主要地區包括冷水灘、芝山,帶加東安部分、祁陽部分、雙牌部份是為零陵縣,建國后改為永州市至今。>>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零陵郡守】
城池簡介
《水經注》:“丹水又南,徑南鄉縣故城東北……城南門外,舊有郡社柏樹,大三十圍。蕭欣為郡,伐之,言有大蛇從樹腹中墜下,大數圍,長三丈,群小蛇數十,隨入南山,聲如風雨?!贝四相l縣,王莽新朝末(23年),析人鄧曄起兵南鄉以應漢。東漢始置南鄉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南鄉郡守】
城池簡介
三國時期東吳在赤壁之戰之后由周瑜率軍攻占江陵;之后在孫劉聯合抗曹的考量之下,為了讓劉備能夠正面面對曹操勢力,孫權把南郡移交劉備,而劉備便將郡治移到之前所建立的根據地公安(在今湖北公安縣東北,與江陵隔江相望),同時曹魏占領南郡北部襄陽。后智取南郡的故事也發生于此。晉代郡治回到江陵,唐代南郡更名為 “江陵郡”,后來升為江陵府。>>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南郡郡守】
城池簡介
貴州省會貴陽因位于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作為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和中國最佳避暑休閑城市,綠帶環繞,風光旖旎,良好的生態、宜人的氣候是貴陽的驕傲。貴陽是大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和貴州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貴陽郡守】
城池簡介
范陽是中國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區劃名。范陽在歷史上所轄區域多有變動,約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從唐大歷四年(769年)起,所謂“范陽”則僅限于涿州范陽縣,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 廣義上的范陽有時和幽州通用。>>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范陽郡守】
城池簡介
戰國燕置。秦漢治所在陽樂(今遼寧義縣西)。轄境相當今河北遷西、樂亭以東、長城以南,遼寧松嶺山以東、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區。其后轄境漸小,十六國前移治令支(今河北遷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盧龍北)。北齊廢入北平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遼西郡守】
城池簡介
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天津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后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F薊縣西北有一山,名曰漁山,縣城在山南,故名漁陽。>>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漁陽郡守】
城池簡介
臨屯郡,是中國西漢漢武帝公元前109年滅衛氏朝鮮之后,次年在其地設立的一個郡, 與樂浪郡、玄菟郡和真番郡合稱漢四郡,臨屯郡設于臨屯國故地,單單大嶺以東樂浪東部都尉的轄地,大約在今韓國東北。>>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臨屯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魏改為昌黎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一般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遼東郡守】
城池簡介
上谷,又稱上谷郡,現懷來縣大古城村北約1000米處,還殘存著古城遺址--古稱沮陽,又稱造陽,這是古上谷郡的郡治城所在地。>>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上谷郡守】
城池簡介
古郡名。 漢武帝 置。轄境相當我國遼寧東部及朝鮮咸鏡道一帶。后亦泛指邊塞要地。 唐耿湋《入塞曲》:“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騮肥?!?a href="http://www.660179.com/yxzl/2012,532837_9.shtml">>>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玄菟郡守】
城池簡介
樂浪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是西漢漢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在朝鮮半島設置的漢四郡之一。治所在朝鮮縣(故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轄朝鮮半島北部,對朝鮮、日本諸部落有很大的影響力。東漢、西晉時轄境有所變化。西晉八王之亂后,中原大亂,高句麗開始南下壓迫樂浪郡。公元313年,被高句麗吞并。>>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樂浪郡守】
城池簡介
右北平郡,郡名,戰國時燕國所置。秦因之,治無終縣。西漢治平剛縣(今遼寧省凌源市西南),隸屬于幽州刺史部。王莽時改稱北順。東漢時移治土垠縣(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南)。>>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右北平郡守】
城池簡介
在戰國時代,各國普遍地建立了以郡統縣的地方行政機構,實行中央集權,用以代替過去貴族按等級占有土地進行統治的制度;但又設置了封君制,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著新的貴族特權。>>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燕國郡守】
城池簡介
臨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周代齊國故都,漢代齊王首府,三國為青州治所,隋、唐為大郡駐地,此后為縣。臨淄原名營丘,因東臨淄河,被齊獻公更名為臨淄。>>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臨淄郡守】
城池簡介
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并增瑯琊國、柜縣和祝茲侯國治于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州、膠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瑯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瑯琊郡守】
城池簡介
秦朝建立郡縣制時,今天的濟南地區屬于濟北郡。漢初,設立濟南郡,含義為“濟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音己,三聲)發源于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于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后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濟源、濟南、濟陽、濟寧等地名還是保存了下來,濟南由此得名。>>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濟南郡守】
城池簡介
魏時于齊郡置益都縣。青龍叁年(235年),明帝封其養子曹芳為齊王。齊王芳于景初叁年(239年)即皇帝位。同年,遷遼東郡東沓縣民渡海入齊郡,置 新 沓 縣。正 始元年(240年),徙遼東郡北豐縣民于齊郡,置新汶、南豐二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齊郡郡守】
城池簡介
樂安歷史悠久,周屬楚,春秋時屬吳,戰國初屬越,秦屬于九江郡,西漢屬豫章的南城縣,東漢屬臨汝縣,三國時屬吳國的臨川郡,東晉穆帝永和3年(347年),置樂安縣,屬臨???。隋屬崇仁縣,唐間幾經廢置。五代后唐長興元年(930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樂安縣改名永安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樂安郡守】
城池簡介
西漢時期,擴建了不其城,并在城內建行宮駐驊,漢高后呂雉封其族人呂種為不其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東漢王朝在不其縣內置不其侯國,封大司徒伏湛為不其侯,食邑3600戶。之后,伏氏七代襲爵不其侯,前后185年。>>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城陽郡守】
城池簡介
漢高祖從齊郡分置平原郡,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濟北王子侯國安陽、羽,屬平原郡。其後割平原郡北部數縣屬勃???。漢昭帝元鳳六年(前75年),徙陳留郡富平侯國於厭次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平原郡守】
城池簡介
據記載,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封陽縣;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廢縣為鄉,稱信都鄉;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鄉為廳;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廳為縣;1951年,信都縣并入賀縣后設立信都鎮,今信都鎮隸屬廣西賀州市。>>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信都郡守】
城池簡介
渤海是位于中國的內海。在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之間,基本上為陸地所環抱,僅東部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面積77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公尺,沉積物以淤泥和粉沙淤泥為主。>>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渤??な亍?/li>
城池簡介
廣平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隸屬邯鄲市管轄,轄3鎮4鄉,169個行政村。廣平西依太行、身臥華北平原,東連膠東半島,南接商城鄭州,北與石家莊相通。雄居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廣平郡守】
城池簡介
三國改屬東陽郡。南朝宋、齊、梁三代,隸屬不變;陳置信安郡,領信安、定陽2縣。隋太末、定陽2縣并入信安,隸東陽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常山郡守】
城池簡介
廣宗縣境域,在春秋時先屬齊,后為晉之東陽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西漢時為堂陽縣地,仍屬鉅鹿郡。東漢時析堂陽縣始置經縣(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屬信都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廣宗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后以鄴為據點,此后被封為魏公、魏王,最終其子曹丕以魏代漢,建立了曹魏。此后,魏郡北部被劃歸廣平郡,西晉時統8縣,仍治鄴。>>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魏郡郡守】
城池簡介
巨鹿縣境,在春秋初為邢地,后為衛地,末期并入晉地。戰國時為趙轄區。秦屬鉅鹿郡(郡治不在今巨鹿縣內,而在今平鄉縣境)。西漢始于此置南亦縣(故城在今縣城北),屬鉅鹿郡。后漢因之。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鉅鹿郡封為鉅鹿國,仍轄南亦縣,太和六年 (公元232年)復為鉅鹿郡,南亦縣仍屬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巨鹿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于今河北安平縣、深州市、饒陽、安國等地。 博陵一名的確在諸多人中還是頗有歧義的。歷史上究竟有幾個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兒,還真是件一時說不清楚。中學課本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博陵郡守】
城池簡介
河間在春秋屬燕國之域,戰國時期分屬燕、趙二國,秦屬巨鹿郡。秦始皇廢封建為郡縣,沿襲春秋戰國舊縣名置武垣縣,這就是河間縣的前身。直到隋煬帝大業初,以武垣縣境介于沙(子牙河)唐(古寇水)兩河之間,才把武垣縣改為河間縣。>>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河間郡守】
城池簡介
清河之名始于漢代。據《嘉靖廣平府志》載,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青陽縣,即今清河縣地),因境內有清河流經而得名(《水經注》記:“清河又逕清陽縣故城西”)。東漢時郡治徙于甘陵縣(今山東省臨清市和河北省臨西縣地),遂更名甘陵郡。三國、魏時,郡、縣(甘陵縣)均改名為清河,但其縣并非今清河縣境(治在今山東省臨清市)。>>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清河郡守】
城池簡介
春秋中后期,鮮虞的主要敵人是晉國,晉國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鮮虞屬國,最后消滅鮮虞的戰略。公元前530年,晉將荀吳借道鮮虞進入鼓都昔陽(今河北省晉縣西),但并未滅掉鼓。當年8月,晉滅肥(在今河北省藁城縣一帶),俘國君綿皋,肥國舊地歸屬晉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中山國郡守】
城池簡介
中國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許昌縣東部15公里張番鄉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許都郡守】
城池簡介
汝南,古屬豫州,豫洲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稱。自春秋戰國時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上自秦、漢,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軍、府治所,為八方輻輳之地?,F轄7鎮、13鄉,281個村(居)委會。>>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汝南郡守】
城池簡介
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春秋時鄭地也,為陳所侵,故曰陳留,戰國時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一統中國后,廢分封,置郡縣,設立了陳留縣,屬三川郡治所在今開封陳留鎮。>>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陳留郡守】
城池簡介
潁川 ,郡名,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登封市、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葉縣、舞陽以北地。其后治所屢有遷移,轄境漸小,最大時管轄至今駐馬店地區。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許州為潁川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潁川郡守】
城池簡介
弋陽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東與橫峰、鉛山接壤,南與貴溪毗鄰,西連貴溪、萬年,北與樂平、德興交界。>>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戈陽郡守】
城池簡介
秦始置陳郡。漢初,屬韓信之楚國,后除為郡。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莸?、呂后、文帝時屢除為郡。景帝三年(前154年)淮陽國除為淮陽郡。宣帝元康三年復置淮陽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陳郡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置,晉僑置陳留郡,北魏兼置南兗州,南朝梁改譙州,北周改亳州,隋復曰譙郡,天寶元年至至德二載十二月,改亳州名譙郡。宋升集慶軍,即今安徽亳州治。>>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譙郡郡守】
城池簡介
西漢高后元年(前187)置魯國,封女婿張偃為魯元王。前180年,諸呂伏誅,張偃廢為侯,魯國為魯郡。魯郡治魯縣(山東曲阜市),領魯、卡、汶陽、蕃、騶、薛六縣。景帝三年(前154年)還為魯國,公元9年,王莽為魯郡。東漢時為國時為郡,仍治魯縣,領縣如故。三國魏因之。>>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魯郡郡守】
城池簡介
梁王國,即梁國為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梁孝王劉武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建立的西漢封國,都城睢陽 (今河南商丘),轄地相當于今商丘市及安徽省北部一帶。梁國是西漢最強大的諸侯國,其皇家園林梁園(亦稱睢園)規模宏大、景色秀麗。梁國名人輩出,賈誼、司馬相如、枚乘、鄒陽等曾為梁孝王門客,在梁國主打梁園文學,影響深遠。>>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梁國郡守】
城池簡介
沛國:治相縣,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區,領21縣: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鄼縣、譙縣、鄲縣、铚縣、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和沛縣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西漢,分國為十三個“刺史部”。豫州刺史部轄沛郡,沛郡:故秦泗水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沛國郡守】
城池簡介
武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歷史的長河曾在這里拋灑過晶瑩的珍珠。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群星燦爛的遠古文化。2100年前匈奴人修筑的故臧城,成為今天涼州城最早的雛形。>>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武威郡守】
城池簡介
稱西淮安郡,以在淮河以西而名。北魏置,西魏廢。據《河南省第六行政區疆域沿革考稿》載:北魏為南襄州西淮郡治,僑置鐘離屬焉。西魏廢西淮郡故址在今河南唐河縣湖陽鎮。>>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西郡郡守】
城池簡介
1954年,考古學家安志敏在張掖市山丹縣城南6公里發現距今約4000多年的四壩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馬家窯文化類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張掖“黑水國”遺址先后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彩陶。>>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張掖郡守】
城池簡介
蘭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于史冊。>>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金城郡守】
城池簡介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前稱上邽。最早始于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天水郡守】
城池簡介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代表,在渭河流域,尤其在甘谷、武山、隴西、渭源的渭河上游兩岸,散布很廣,比較集中。在隴西地區,沿渭河南岸的黃土臺地保存了許多仰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的分布從西到東,包括首陽鎮的頭山文化遺址、昌谷鄉的梁家坪文化遺址、鞏昌鎮的張家坪文化遺址、文峰鎮的暖泉山文化遺址等十多處。>>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隴西郡守】
城池簡介
春秋時,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國,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及舞鋼市部分地區。周景王十四年(公元前 531年),柏國為楚國所并?!锻ㄖ?氏族略》載:“柏國在今蔡州西平縣,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戰國時期屬韓國。秦屬潁川郡。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 203年),置西平縣(今縣呂店鄉),屬汝南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西平郡守】
城池簡介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爭失敗后被遷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主,開始掌握了原始的農業生產技術。敦煌地區曾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銅器。>>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敦煌郡守】
城池簡介
酒泉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北山)之間。甘肅省名“肅”字由來地。>>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酒泉郡守】
城池簡介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筑城池。關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成都郡守】
城池簡介
犍為縣歷史悠久,人居環境優越。自漢武帝建元六年“開西南夷”置犍為郡以來,犍為就載入了中國史冊, 隋文帝開皇三年,沿襲郡名犍為。此后雖經歷了數次郡治的轉移和伸縮 ,但郡名“犍為”一直保留下來,至今已有1416年。>>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犍為郡守】
城池簡介
梓橦山,又名梓潼山、梓桐山。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溝鎮,距般陽古城淄川十余華里,谷深林密,峭壁危巖,溝壑相間,僻靜幽邃,傳說為鬼谷子練兵講學的地方,是鬼谷子文化的發祥地,是魯中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山,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點,占地面積1500余畝。>>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梓潼郡守】
城池簡介
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劉璋分巴郡置巴東屬國。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轄境相當今四川東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西陽等縣地。建安末劉備改其為涪陵郡。>>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巴東郡守】
城池簡介
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驍將趙云漢水之濱大敗曹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漢中郡守】
城池簡介
朱提地區政治基礎的建立是秦王朝在公元前316年大敗蜀王開明氏,攻取巴蜀,設巴、蜀、漢三郡之后。公元前250年,李冰任蜀守,期間,開始由僰道縣修筑通往滇東北的道路。>>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朱提郡守】
城池簡介
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古為綏安縣,唐乾元二年建鎮,南唐中興元年(公元958年)置縣,迄今有1051年的悠久歷史。>>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建寧郡守】
城池簡介
永昌郡是古代中國東漢、蜀、晉、宋、齊、梁等王朝的一級行政區,實際管轄范圍則隨著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大致涵蓋今日中國云南省西部、緬甸克欽邦東部、撣邦東部的土地。 永昌郡設立之初,下統不韋縣、嶲唐縣、比蘇縣、葉榆縣、邪龍縣、云南縣共8縣,其中嶲唐為郡治。>>詳情
- 城池等級:中等城池
- 兵力:中等
- 資源:一般
- 福利:中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永昌郡守】
城池簡介
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
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詳情
- 城池等級:大城池
- 兵力:強盛
- 資源:豐富
- 福利:高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吳王]
城池簡介
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
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秣陵...>>詳情
- 城池等級:大城池
- 兵力:強盛
- 資源:豐富
- 福利:高等福利
- 收復獎勵:稱號[吳王]
